钢渣是一种由多种矿物和玻璃态物质组成的集合体,由于化学成分及冷却条件不同造成钢渣外观形态、颜色差异很大。碱度较低的钢渣呈灰色,碱度较高的钢渣呈褐灰色、灰白色。渣块松散不粘结,质地坚硬密孔隙较少。渣坨和渣壳结晶细密、界限分明、断口整齐。自然冷却的钢渣堆放一段时间后发生膨胀风化,变成土块状和粉状。
钢渣的含水率与焖渣方式和冷却条件决定了钢渣性能的多样性及其利用的多种途径,钢渣加工,钢渣通常含水率为3-8%。平炉钢渣比重略小,孔隙稍多,稳定性要好一些。钢渣利用处理后的钢渣一般呈灰黑色,钢渣,硬密实,含碱量高时呈浅白色。由于钢渣含铁较高,转炉钢渣,因此比高炉渣密度高,一般为3.1.3.69/cm3。钢渣容重不仅受其密度影响,钢渣回收,还与粒度有关。通过80目标准筛的渣粉,平炉渣为2.17.2.209/cm3,电炉渣为1.629/cm3左右,转炉渣为1.74 g/cm3左右。由于钢渣致密且含有较多的铁,因此较耐磨。易磨指数:标准砂为1,高炉渣为0.96,而钢渣为0.7,钢渣比高炉渣要耐磨。
钢渣的外循环主要是指用于建筑建材行业。钢渣的内循环利用钢渣返烧结主要是利用钢渣中的残钢、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锰等有益成分而且可以作为烧结矿的增强剂因为它本身是熟料且含有一定数量的铁酸钙对烧结矿的强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另外转炉渣中的钙、镁均以固溶体形式存在代替溶剂后可降低溶剂(石灰石、白云石、菱镁石)消耗使烧结过程碳酸盐分解热减少降低烧结固体燃料消耗。
钢渣在钢铁企业内部循环历来受到重视和普遍采用配加转炉渣的烧结矿可改善高炉的流动性增加铁的还原产量。但是配矿工艺对返烧结有影响过度使用会造成,等有害元素的富集配加转炉渣的烧结矿品位、碱度有所降低。研究表明当高炉炉料使用自熔性球团矿时转炉渣作为溶剂加入会引起高炉运行不畅原因是明显影响球团矿的软熔特性增大软熔温度间隔使炉渣粘性有增大趋势。另外钢渣的成分波动较大烧结配矿时要求钢渣各种氧化物成分波动粒度要求一般小于,钢渣在成分上很难满足要求对钢渣破碎和筛分的要求也高。由于这些不利因素存在尤其是各大钢铁公司普遍采用富矿冶炼推行精料入炉方针同时要求炼钢和炼钢工序的能耗和材料消耗指标不断降低致使返回烧结利用的钢渣量越来越低。目前马钢混匀烧结矿中只加入左右而且是间断式配加。